

唐在剛熱血灑橫峰
1935年1月15日,根據中共中央江西分局的指示,唐在剛將紅十軍團突圍出來的部隊和紅三十師第一團共500余人整編為挺進師,任命粟裕為師長、劉英為政治委員,于2月27日離開贛東北,開往浙西南;將閩浙贛省直機關精簡,編成三個游擊大隊,于3月5日分赴信河、樂河、化婺德三個游擊區;他與鄒琦、徐寅榮等率獨立團,以贛東北磨盤山為中心,開展游擊戰爭。
唐在剛與鄒琦、徐寅榮等率領獨立團在磨盤山廣泛開展游擊活動,打擊敵人。他們還與余(江)貴(溪)游擊隊、橫峰獨立營協同作戰,數次攻入軍事要地葛源鎮,摧毀敵人碉堡,還經常襲擊篁村、槎源塢等地敵軍炮臺,摧毀敵人工事。
閩浙贛省首府葛源失守后,由于各地黨組織艱苦奮斗,先后形成了贛東北、皖南、閩北,浙西南四個游擊區,威脅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國民黨的反動統治。6月,蔣介石調集四個師對贛東北游擊區再次進行瘋狂“圍剿”。
唐在剛率領獨立團在詹家橋迎擊敵人,給敵以很大打擊。敵軍接連向獨立團據守的陣地發動數次大規模進攻,均被擊退。但紅軍傷亡也很大。在敵人不斷增兵的情況下,唐在剛為保存實力,率獨立團轉移到葛源密坑村依憑山高地險抗擊敵人。
敵人糜集山下,將獨立團層層圍困,并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山上發起猛烈攻擊,獨立團損失慘重,彈盡糧絕。唐在剛率領警衛連掩護大部隊轉移。突圍到蘇源山區時,僅剩下30余人。在敵重兵圍困下,他們一連九晝夜無法吃到一點東西。敵人在山下狂呼亂叫:“紅軍完蛋了,趕快下山投降吧?!?/p>
饑腸轆轆又兵刃相逼,個別人出現了不穩定情緒。唐在剛振作精神,鼓勵大家說:“中央紅軍很快會打回來,革命一定會勝利。我們要勇敢堅強地活下去,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只要堅持斗爭,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苯o了大家很大鼓舞。之后,唐在剛決定派方遠輝回漆工鎮、湖塘一帶發動群眾建立游擊隊,準備暴動。
情況仍在繼續惡化。唐在剛決定派馬步英、鄒琦、方秋榮下山采購糧食。妻子方秋榮(方志敏侄女)臨行時依依不舍地說:“在剛,你也同我們一道下山吧?!碧圃趧傉f:“我的目標大,在這里可以牽制住敵人?!狈角飿s說:“我也留在山上吧?!碧圃趧傉f:“不。你是本地人,下山去便于開展工作。不要為我擔心,我們一定會勝利的?!?/p>
留在山上的僅有唐在剛和徐寅榮、鄒琦三人。由于山上常斷炊煙,他們只能以樹葉、野菜充饑,個個骨瘦如柴。唐在剛因山地潮濕,腳趾糜爛,走路十分困難。
7月20日晨,叛徒徐世炎帶領敵軍埋伏在山林中,然后以送飯為名,將唐在剛等三人從山內誘出。機警的唐在剛見已中敵人埋伏,便拔出僅有三粒子彈的手槍,接連打死兩個敵人,高呼“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然后將最后一粒子彈射進了自己的胸膛。
唐在剛(1904~1935),字毅,名祥武,開江縣廣福鎮人。192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信江特委會書記、信江軍事委員會政治委員、中共贛東北特委書記、贛東北行動委員會書記、中共贛東北省委書記、贛東北省軍事委員會書記兼紅軍學校校長、紅十軍政治委員、閩浙贛省軍區總指揮兼軍區政治部主任、代理新紅十軍軍長等職。1935年7月5日在橫峰縣蘇源山壯烈犧牲。
好了,各位聽眾,今天的夜讀就到這里了。感謝您的收聽。再會!
朗讀者:劉凡詩
文字來源:達川區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中心
圖片來源:達川區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中心
評論 0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