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6739m"><sup id="6739m"><mark id="6739m"></mark></sup></object><code id="6739m"><small id="6739m"></small></code>

    <pre id="6739m"><nobr id="6739m"><kbd id="6739m"></kbd></nobr></pre>
    <code id="6739m"><nobr id="6739m"><track id="6739m"></track></nobr></code><output id="6739m"><noframes id="6739m"><acronym id="6739m"></acronym></noframes></output>

    <tr id="6739m"></tr>
    APP

    下載達川客戶端

    夜讀 |《紅巖英烈彭立人》

    達川觀察 2023-08-29 14:24 248


    《紅巖英烈彭立人》

    付出、創造是我的畫像

    “我不乞求美滿的果實,

    我準備吞食苦果。

    讓美滿幸福的果子,

    結在人類的果園里?!?/p>

    ——摘自彭立人烈士日記

    彭立人, 1924年生于達縣趙家場。他4歲喪母,隨祖父長大,從小就受其進步思想影響。1938年,當日寇的鐵蹄恣意橫行我華北、江蘇、上海、內蒙等地時,因戰亂而輾轉在四川省第十五區聯中讀書的彭立人再也不能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里了。在進步教師王靜如指引下,開始閱讀進步書刊,他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學校創辦了《都來看》壁報和《余墨周刊》,向同學們宣傳團結一致、共御外辱等思想。1939年,彭立人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接著擔任中共聯中支部書記,在同學中培養積極分子,發展黨的組織。翌年,成立“達縣學生抗日救亡宣傳團”,利用節假日,深入城鄉,宣傳抗日。他們演出革命新劇,教唱進步歌曲。其時,特務校長王疏九為了阻止學校的革命活動,強迫學生集體加入“三青團”。彭立人等組織學生強烈抗議,發動學生以“反對強迫拉夫”為理由,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挫敗了學校當局的政治圈套。

    1942年秋,彭立人離開達縣,到江北寸灘考入由職業教育家黃炎培創立的重慶中華職業學校學習。該校以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為辦學指導,提倡職業教育的本性是社會性,職業教育要為社會進步服務,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活動。因此,該校的民主政治空氣十分濃厚,重慶地下黨活動也非?;钴S。在這樣的環境中,彭立人猶如魚兒從山間小溪游入大河,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更加廣闊的畫卷:一方面是達官貴人的醉生夢死,另一方面是廣大勞苦大眾的啼饑號寒;有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力抗爭的勇士,也有為一己私利而蠅營狗茍的懦夫。在這里,彭立人還結識了中國糧食公司的陳然以及同一黨小組的電力公司職員周顯濤、曾福華等重慶地下黨員,并積極參與黨組織的活動。

    中華職業學校三年的清苦生活,陶冶了立人的情操。1945年,他積極響應“革命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毅然向黨請求到農村去,到農民群眾中去,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了表決心,他撕毀了畢業文憑,放棄了升學和就業的機會。中共南方局決定讓彭立人參加“川東農村工作組”,從事農民運動。他聯絡在渝讀書的達縣籍10余名進步同學,分批步行回達縣。彭立人到金埡小學任教,其余人員安排在趙家小學及附近商店、茶館和煤礦作老師、店員、工人,開展革命活動。

    1946年,在祖父彭潤生資助下,彭立人在趙家創辦“利群農場”,開設“利群商店”、“大森商店”,作為黨組織的聯絡點,還辦了一個栽種果樹的農場,為地下活動籌措經費。此間,彭立人為請示匯報工作,傳達布置任務,常扮成力夫、牛販子,往返于重慶、達縣之間,一夜急行百余里,被人們稱為“鐵腳板”。 他帶領“川東農村工作隊達縣小組”,奔赴四川大竹、鄰水、渠縣、廣安、岳池、營山、宣漢等地城市、鄉村,廣泛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抗丁抗糧斗爭。在生活上,立人由一個知識分子完全農民化了。他經常穿的是破舊補巴衣服,但洗得很干凈,腳上穿一雙草鞋。他把節省下來的錢拿給戰友們治病、買書,支援貧苦的進步青年讀書。立人嘔心瀝血,與戰友們一起,在達縣農村打開了新局面,使黨在農民群眾中扎下了根。

    1947年,彭立人被任命為中共達縣特支書記,他率領當地農民武裝參加了“龍潭起義”,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加上農民軍缺乏戰斗經驗,起義失敗了,犧牲了很多同志,損失很大。在挫折面前,有的人對前途喪失了信心,甚至墮落成可恥的叛徒。但立人卻更加堅定了,他更加熱愛黨,忠于黨的事業。在給未婚妻的一封信上,立人寫道:“我愛她,她就是我的‘母親’,比我死去的母親教我懂得更多更深……”,這個“她”就是黨。他經常向戰友們講周恩來在育才學校作報告時說的一句話“最后的勝利,肯定屬于人民”,以鼓勵大家對革命充滿信心。

    1949年,彭立人同志接到了新的任務。他告別了一起生活、工作的戰友,回到重慶,從事“工運”和“學運”工作。他整天穿梭在大興、木洞、朱家沱、相國寺、化龍橋等重慶近郊的工廠和學校之中,組織護廠、護?;顒?,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戰爭。

    由于叛徒的出賣,1949年6月12日,彭立人同志在重慶不幸被捕,先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棗子嵐埡監獄。在那里,他經受了酷刑拷問。慘無人道的國民黨特務用辣椒面和開水灌鼻孔,吊鴨兒鳧水,坐老虎凳……,雖然多次折磨得他昏死過去,但都無法使這位共產黨人屈服。他矢志不渝,鐵骨錚錚,始終未吐露黨的機密。正如他自己在日記中所寫的那樣:“我無所畏懼,將具有大勇。我不希望名利,得失與我無緣,付出、創造是我的畫像?!焙髞頂橙税阉D移到羅漢寺,再轉移到長官公署和“新世紀”監獄,他不顧遍體鱗傷,在黑暗狹窄的監獄中,首先關心的是難友,常常為傷重、病重的難友洗衣服、倒馬桶、喂藥、喂飯……。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

    1949年11月29日,重慶解放的前一天,當一顆美制湯姆式沖鋒槍的子彈擊中彭立人時,他兩手伸出,面向藍天,仰面倒下,在草地上形成一個定格的“V”字。在黎明即將升起時,年輕的共產黨員彭立人同志永遠離開了我們。他雖然沒有親眼看到重慶解放,但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迎接了革命的勝利;用自己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共產黨員英勇不屈的光輝形象。

    朗讀者:張楠

    文字來源:達川區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中心

    圖片來源:網絡

    評論 0

    •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

    我要評論

    猜你喜歡

    去APP中參與熱議吧

    国产a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