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6739m"><sup id="6739m"><mark id="6739m"></mark></sup></object><code id="6739m"><small id="6739m"></small></code>

    <pre id="6739m"><nobr id="6739m"><kbd id="6739m"></kbd></nobr></pre>
    <code id="6739m"><nobr id="6739m"><track id="6739m"></track></nobr></code><output id="6739m"><noframes id="6739m"><acronym id="6739m"></acronym></noframes></output>

    <tr id="6739m"></tr>
    APP

    下載達川客戶端

    夜讀|這段話,讓焦慮的心釋懷了

    達川觀察 2023-09-02 10:47 3859

    人民日報一段話,讓焦慮的心釋懷了:“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父母,沒有什么資源,沒有什么太多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請你多鼓勵他,多認可他,多表揚他,多理解他,還有多支持他。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認知,焦慮,恐懼,憤怒,委屈強行轉移給孩子,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承歡膝下,若是出類拔萃,那就讓其展翅高飛,要學會能夠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從來沒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好一樣?!?/p>

    我們都是普通人,但誰說普通人就沒有夢想?

    有時候,正因為自己太普通,沒盼頭了,才更迫切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是嗎?

    其實,適當給孩子一些壓力,讓壓力變為促使他上進的動力,這固然好,但過猶不及。

    我們有多少孩子,總是被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在父母“你看看人家”的比較中崩潰?

    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nbsp;

    我們總是習慣以愛為名,行使父母的干預之權,卻常常疏忽了,孩子的尊嚴和價值感。

    對孩子來說,最開心的事,莫過于父母的肯定,而最傷他的事,來自父母對他的否定和不信任。

    其實,哪怕是一個很平凡的孩子,也會渴望被尊重,被欣賞,能活得有尊嚴,有價值感的。

    他是一條魚,你卻非要讓他上樹,弄得全家人仰馬翻,大人孩子兩敗俱傷,何必?

    人生有三件事,有時候不得不認,那就是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以及接受兒女的平凡。

    做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做父母最好的修養,是接納孩子的平庸。

    作為平凡的父母,我們沒什么資源,沒太高的文化,我們自己的認知都不夠,如何能培養好孩子?

    怎么辦?

    多鼓勵他,認可他,理解他,支持他吧。

    千萬別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他,千萬別用自己的認知,去限制孩子。

    他若是出類拔萃,就讓他展翅高飛,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接受他的平凡。

    我們只需多給孩子一些擁抱,多給他一些信賴和支持。

    對孩子最好的教養,就是善于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

    要知道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包括孩子。

    紀伯倫有首詩: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借你們而來,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p>

    孩子因我們而來,卻非為我們而來。

    作為父母,我們只能給他以愛,卻不能替代他思想、靈魂的完成。

    我們唯一能影響他的,是我們的品性和修養,自律跟行動力。

    在潛移默化中,讓他懂得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勤,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

    但我們只是給他小小的心田里,播種下生命向上的種子,希望有一天,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而不是成為拔苗的那只手。

    別將我們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他,別讓我們的干預,成為他自我成長起來的破壞力。 

    一輩子,雖然沒有人不盼望自家孩子有出息的。

    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足夠的愛與欣賞,接納他的個性,等待他自然的開花結果,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他成為他自己。

    當我們懷著這樣的信念,去看待孩子時,會發現,他也會給我們很多驚喜。

    朗讀者:何青

    文字來源:今日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

    評論 0

    •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

    我要評論

    猜你喜歡

    去APP中參與熱議吧

    国产aaaaaa